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法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米歇尔·禄尔一行访问水下中心

来源:          2016-11-11 16:22:29

      为促进中法两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根据2015年签署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法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书》确定的学术交流计划,法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米歇尔·禄尔(Michel L’HOUR)、娜塔莉˙休伊特(Nathalie Huet)和里拉˙瑞波尔(Lila Reboul)博士一行三人于2016年10月31日~11月6日,访问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61111144916_2652.jpg

米歇尔˙禄尔所长在水下中心作学术演讲


      10月31日上午,水下中心副主任宋建忠与米歇尔·禄尔一行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年度学术交流成果与下一步合作计划交换了意见。随后,法国学者应邀在水下中心作学术演讲。禄尔先生发表了《应对深海沉船的挑战》(Raising to the Challenge of Deep Sea Wrecks)的演讲,回顾了法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尤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就开始逐渐探索和研究深海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技术与方法,特别是水下机器人的应用与不断改进和研制,为我们展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娜塔莉˙休伊特和里拉˙瑞波尔博士则以《水下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管理》(Preventiv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为题,介绍了法国水下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管理的工作模式,包括出水文物的保护与处理、保管与研究、展示和利用等。


      米歇尔·禄尔先生在水下中心访问期间,还以联合国教科文水下公约组织“科学与技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询问中国加入“2001《水下公约》”的态度与工作进程,并表示水下公约组织秘书处十分期待中国加入。目前,作为海洋文化遗产大国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均已加入水下公约组织,特别是法国作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大国也已加入,可见“2001《水下公约》”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0161111145055_8077.jpg

中法学者在水下中心合影


      在华期间,米歇尔·禄尔一行还访问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文博考古机构,并赴“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工地现场交流。



20161111145434_4817.jpg

中法学者在广东省博物馆交流出水文物保护技术


      11月3日至5日,在“南海一号”沉船发掘保护现场与实验室,娜塔莉˙休伊特和里拉˙瑞波尔博士与水下中心孙键、张治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乃胜以及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对现场保护中存在的沉船支撑加固与防霉防腐、铁器保护、瓷器修复、实验室建设及各类文物后续保护修复方法等技术难点和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11月6日,法国专家考察了广州北京路出土清代木船保护项目的现场,对木船的支撑、脱盐、脱水等方面技术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