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
来源: 2018-5-17 18:30:54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海南省博物馆联合组队于2018年3月20日至4月26日开展并实施了2016-2017年度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项目,项目主要包括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华光礁潟湖内水下文化遗存探测、华光礁已发现水下文化遗存复查。
水下考古队员合影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对水下遗物及遗址地形、地貌进行了测绘、摄影、摄像等资料采集和记录,确认了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的保存现状、分布范围、遗物种类、数量及文化内涵等,提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瓷器标本及海水、微生物、船材等样本,为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的保护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仅发现一块船板,以石质类文物为主要堆积,石质类文物之间还发现少量陶瓷器碎片,分布范围南北长124米、东西宽72米,共发现石质类文物665件,以建筑构件为大宗,发现647件,有石板、石条、石柱、基座、须弥座、屋面盖板、地袱石、华拱、屋檐构件、石斗等,生活用器共发现15件,器类较少,主要有石磨盘、石砚台、石擂钵、石杵等,另外还发现碇石3件。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质类文物分布情况
石质类文物之间及船板上发现的陶瓷器多为碎片,以青花为主,青花釉色较暗,略发黑,器类有碗、盘、盏、匙等,装饰纹样比较单一,多为成组连续的变体寿字纹,部分碗底可见“双泉”、“全兴”等押款,另有少量的五彩瓷、青白釉瓷和白釉瓷器残片。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质类文物的种类、造型、装饰花纹以及瓷器碎片的釉色、器形和纹饰等与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同类器物相近,因此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应为清代中晚期,其性质是从福建闽南地区出发为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移民运输石作和陶瓷器的船只在金银岛附近触礁沉没后形成的堆积。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须弥座
华光礁潟湖内水下文化遗存探测使用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系统、浅地层剖面系统、DGPS系统等设备,共计扫测面积16平方千米,获取了华光礁潟湖内水深、海底地貌、底质模型与图像等基础数据,发现水下疑点多处。
华光礁已发现水下文化遗存复查工作共完成8处水下文化遗存的复查,复查面积达296000余平方米,本次复查水下搜索面积扩大,对水下遗址、遗物点面积的计算更加精确,复查对象的分布面积在原有调查基础上皆有所扩大,水下遗存遗物的散落区与密集分布区更加明了,对水下遗址或遗物点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并针对每一处遗存的保存现状提出了分类保护建议。
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石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