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世纪我国陶瓷贸易的域外中转港现象——以东南亚地区为焦点” 讲座
来源: 2019-9-16 17:52:212019年8月2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之三十五),《故宫博物院院刊》编辑部主任项坤鹏副编审应邀,做了题为《9—10世纪我国陶瓷贸易的域外中转港现象——以东南亚地区为焦点》的讲座。
讲座以9-10世纪时我国海上对外贸易为大背景,聚焦当时我国瓷器外销过程中在东南亚地区的域外中转港问题,从爪哇海发现的黑石号、印坦和井里汶三条沉船出发,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及考古材料,重点探讨长期以来学界存在争议的学术问题:1.彼时彼地域外中转港究竟存在与否?2.如果存在,始于何时位于何地。在审慎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项老师认为9世纪前中期在东南亚可能并不存在陶瓷外销域外中转港;9世纪末,在黄巢攻掠广州之后,中转港才得以逐渐形成,其地点之一很可能是文献记载的“箇罗国”。
讲座反响热烈,与会者对讲座内容非常感兴趣。水下考古研究所的姜波、孙键、孟原召等业务骨干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与项坤鹏副编审交流了观点与看法。尤其对域外中转港是否存在、航线形成的历史条件、航海技术的发展、船舶装载货物的顺序、市舶司所在城市、以及9世纪外销瓷在国内的运输路线等问题提出了很多深入见解,并为演讲者提供了很多不易查找的宝贵史料。项老师表示此行收获匪浅,有幸与水下中心的各位同仁一道探讨学术前沿话题是难得的机缘,愿继续与水下中心同仁在故宫院刊以文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