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新闻资讯

最新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 最新资讯

“无远弗届: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技术交流”青年论坛暨第二期水下考古学术沙龙顺利召开

来源:          2022-11-24 14:44:41

2022年11月11日至12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故宫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北京大学陶瓷考古与艺术研究所、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无远弗届: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技术交流”青年论坛暨第二期水下考古学术沙龙在腾讯会议线上会场和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线下会场同时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指导,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水下考古、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技术交流等重要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充分深入的探讨,线上会场对公众开放,众多海内外学者在线聆听了本次论坛,同时在线观众峰值达1300余人,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和较高业界评价。

新建 DOC 文档341.png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线下会场

讨论正式开始前,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二级研究馆员、水下考古专委会主任委员宋建忠向与会学者致欢迎辞。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水下考古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孙键为论坛引言。

新建 DOC 文档447.png    新建 DOC 文档454.png

宋建忠                          孙键

论坛分六场专题研讨进行,分别关注了水下考古、沉船案例、聚落与社群、中外瓷业互动、中西手工业技术交流、外输瓷器等相关议题。

论坛第一场以“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为主题,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副研究馆员主持。海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部负责人贾宾副研究馆员、威海市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周强副研究馆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方涛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刘盈彤分别作了报告。本场发言内容披露了西沙群岛、日俄战争沉船等的相关情况,追溯了黑石号沉船出水瓷器的源头窑址,并探讨了沿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的陈列、展示和利用的相关问题。

    新建 DOC 文档779.png                     新建 DOC 文档791.png

贾宾《2021西沙甘泉岛考古发现及思考》   周强《中国沿海的日俄战争沉船》

新建 DOC 文档838.png                   新建 DOC 文档850.png

方涛《基于化学元素组成分析的“黑石号”             刘盈彤              

          出水青釉罐与曾边窑关系探讨》    《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综述》     

随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研究馆员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1000.png                  新建 DOC 文档1010.png

崔勇                            秦大树

论坛第二场以“沉船案例研究”为主题,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辛光灿副研究馆员主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副研究馆员、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陈浩馆员、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故宫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项坤鹏研究馆员分别作了报告。本场发言内容以福建宋代沉船、南海I号沉船、小白礁一号、泰兴号等沉船个案进行了较为具体的介绍,从出水器物判断沉船年代以及外销市场等问题做了充分讨论。

新建 DOC 文档1255.png                     新建 DOC 文档1265.png

肖达顺                              陈浩

       《“南海 I 号”沉船考古年代学刍议》  《福建宋代沉船——浅谈福清东张窑的黑釉盏》

新建 DOC 文档1351.png

项坤鹏《清代晚期瓷器外销格局的嬗变——从泰兴号、小白礁一号等沉船出发》

随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研究馆员和福建考古研究院栗建安研究馆员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1443.png       新建 DOC 文档1450.png

崔勇                         栗建安

论坛第三场以“遗址、聚落与社群研究”为主题,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淼主持,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吕睿馆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齐晓筠、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龙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求芝蓉老师分别作了报告。本场发言主题丰富多样,运用了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图像学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族群的聚落生活形态。

新建 DOC 文档1663.png                                 新建 DOC 文档1683.png

吕睿《长崎唐人屋敷中的闽南商人群体》    齐晓筠《山东沂水纪王崮一号墓

                                                          出土海洋鱼类遗存研究》

新建 DOC 文档1744.png                            新建 DOC 文档1761.png

龙琴《明清以来安顺鲍屯水利与地方社会》  求芝蓉《西方文献中的元代棉花种植》

随后,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教授和故宫博物院王光尧研究馆员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1856.png                             新建 DOC 文档1868.png

姜波                                  王光尧

论坛第四场以“中外瓷业互动研究”为主题,由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故宫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项坤鹏研究馆员主持,上海博物馆陶瓷部副主任陈洁副研究馆员、泉州市博物馆蔡珊副研究馆员、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杨天源馆员分别作了报告。本场对明清时期不同种类中外陶瓷的器型、纹样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外瓷业在工艺技术、审美品味等方面的交流互通。

        新建 DOC 文档2082.png                                               新建 DOC 文档2106.png             

陈洁《16-18 世纪中国与中东、欧洲陶瓷的交流与互动》   蔡珊《明代青花外销瓷纹饰研究》

新建 DOC 文档2154.png

杨天源《略论明清时期中国陶瓷器中的外来文化因素——以沉船出水瓷器为主》

随后,福建考古研究院栗建安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张荣研究馆员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2238.png                  新建 DOC 文档2245.png

栗建安                              张荣

论坛第五场以“中西手工业技术交流研究”为主题,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梁国庆副研究馆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熊瑛副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薛吕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轩助理教授分别作了报告。本场以手工业品的技术交流为主题,品类涵盖了家具、玻璃器、丝织品等不同门类,以大量文献、丰富的例证探讨器物上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借鉴。

新建 DOC 文档2452.png

熊瑛《从“兽服”与“鸟衣”说起——明代毛、绒织物交流述略》

新建 DOC 文档2484.png

薛吕《18、19 世纪中外玻璃文化和技术交流》

新建 DOC 文档2510.png

陈轩《从珍奇柜到多宝格:清宫陈设中的文化交流与幻想》

随后,故宫博物院张荣研究馆员、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姜波教授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2589.png                新建 DOC 文档2597.png

张荣                          姜波

论坛第六场以“外输瓷器研究”为主题,由上海博物馆陶瓷部副主任陈洁副研究馆员主持,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梁国庆副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辛光灿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高宪平分别作报告。本场以国内外遗址和沉船发现的瓷器为焦点,对同时代典型遗址的器物组合进行排比分析,就中国与东南亚之间海上贸易的航线、瓷器输出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建 DOC 文档2830.png                             新建 DOC 文档2863.png

梁国庆                                    王昊

《2021年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新收获》 《水下脆弱文物加固提取技术研究与实践》

             新建 DOC 文档2879.png                                      新建 DOC 文档2973.png

辛光灿《新加坡与附近海域发现的龙泉青瓷再探讨》  高宪平《内御外藩:15 世纪越南官窑瓷器生产

                                               ——兼与明早期藩王瓷器比较》

随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大树教授、故宫博物院王光尧研究馆员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新建 DOC 文档3065.png             新建 DOC 文档3073.png

秦大树                         王光尧

报告结束后,宋建忠研究馆员做结束评语,充分肯定了论坛展现出的当代青年学者风采,讨论主题多元化、专业领域多样化是本期论坛的显著特色,又被“中西交流”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大命题维系贯穿,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的交流与交融。其次,本期沙龙由四家单位联合主办,表明在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学界发生了共鸣,形成了共同的事业和兴趣,“海上丝绸之路”将在未来持续发热,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也客观上促进了水下考古朋友圈的扩大。再次,本期沙龙的特色之一是汇聚了不少有留学背景的精英才俊,倾己之力践行中西交流,以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克服艰难险阻,达到高远的目标,正呼应了论坛的主题“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鼓励年轻人继续以执着奋进的精神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不断探索,争创有影响力的作品,学问更加精进。最后,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故宫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项坤鹏研究馆员做会议总结。

会后,应《故宫博物院院刊》邀约,将组织一批高质量论文,以本期沙龙主题开辟专栏发表,扩大并提升水下考古在学界的影响力。

(作者:辛光灿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