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党建工作

首页>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2022年宁波地区海岸线变迁及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          2022-12-6 10:00:07

10月26日晚,2022年宁波地区海岸线变迁及人地关系研究项目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由邓启江主持,项目组全体人员参加,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邓启江就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与文物考古事业关系密切的部分进行了学习,并交流了学习体会。

2.jpg

项目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些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为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凝聚了力量。

中国有着坚定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文化自信。中国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本职,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提出水下考古要“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为主线,以海岸线变迁与人地关系研究、近现代沉舰与明清海防研究为两翼,不断加强海洋文明研究”。

宁波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史前考古遗存分布密集区,也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宁波地区是东亚地区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重点区域之一。海平面变化是影响宁波地区古代人类遗址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又是史前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2年宁波地区海岸线变迁及人地关系研究项目通过地质剖面法,开展多学科合作,探讨古代人类活动与海平面变化关系,采用人工铲探与机器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环境考古、科技考古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年代、自然环境、地质、沉积等方面研究,分析不同时期,尤其是全新世时期新石器时代宁波地区海岸线的变化,进而研究海岸线变化与环境变迁对古代人类生活区域、生业方式的影响和作用,以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3.jpg

4.jpg

项目组开展实地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考古工作者,在做好日常调查、发掘工作外,还应注重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项目成员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当地村民普及宁波、慈溪等地的考古发现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让更多的考古成果惠及于民,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5.jpg

项目组成员向当地村民普及宁波、慈溪等地的考古发现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