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以全国考古工作会精神为指引 着力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来源:          2023-7-31 16:50:46

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凌云志。7月11日,全国考古工作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提出新时代中国考古工作的总思路总目标,为全面实现中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连日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学习全国考古工作会精神,总结实践经验与不足、探索未来发展与方向,聚焦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推动中心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深化考古研究 深刻理解和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考古工作是联系古今的重要纽带,也是作为历史推演的主要依据,其本质在于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在“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严谨治学精神之上,还需要聚焦时代关切、回应时代命题,关注社会发展全局,放眼国际学术舞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找准中国考古工作定位、更深入推进传承创新实践、更充分发挥中国考古价值,激扬中华文明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

全国考古工作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考古学要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书写文明进步的中国华章。

中心领导班子、各部门多次召开会议,重点学习李群局长工作报告和关强副局长总结讲话,深入研究贯彻全国考古工作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心要以考古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深刻理解和揭示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深度参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研究和阐释,进一步讲清楚源远流长、连续不断的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化多学科合作,推动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讲清楚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深入推进边疆考古工作,用考古遗址和文物说话,进一步讲清楚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持续深化丝绸之路中西贸易、文化交流的考古研究,以世界文明视野看中国,进一步讲清楚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和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胸怀;切实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和成果阐释,进一步讲清楚中国历来都是以和为贵、和合共赢,是和平公正的维护者。

中心要以“两个结合”理论为指引,进一步深化考古研究,加强考古成果的价值挖掘和阐释利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揭示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彼此契合”而“相互成就”的基因密码,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大考古”发展格局 着力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全国考古工作会强调,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要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谋求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中心干部职工一致认为,全国考古工作会提出的“大考古”工作思路,为新时代中国考古指明方向,作为践行全面实现中国考古学科和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份子,做好新时代考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考古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才能有大担当、大突破、大作为。立足大格局,要涵养家国情怀、秉承考古学的初心使命、秉承“兴史救国、兴史报国”的学术传统,深刻认识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放眼大视野,既要深耕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传统领域,还要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和周边地区的比较研究,更要秉持开放的合作的理念广泛交流、开门做学问。推动大发展,要把握机遇,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认可度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

中心自成立以来,聚焦主责主业,形成了以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研究为主线,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考古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为牵引,水下考古、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融合发展的考古科研体系。中心贯彻落实全国考古工作会精神,就是要进一步以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队的重要作用,以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为总目标和总抓手,全面推动中心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近日,中心制定了《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将学术规划、重点项目、科研成果、成果转化、联合考古、国际交流、国际传播、科研管理、设施装备、科技平台、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任务细化目标,落到实处,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确保中心列入第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单位。

立足赓续中华文脉,加快推进重大考古项目。积极推动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研究”为题申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积极参与“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华北北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研究”、夏商研究工程等重大研究项目。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河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拓展新的考古研究项目。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做好沙特塞林港、突尼斯本·阿鲁斯森林遗址联合考古项目,推进与埃及、突尼斯、希腊等国联合考古中心建设,加快培育新的赴外考古项目。持续推动“南海I号”“华光礁I号”“小白礁I号”“慈溪潮塘江元代沉船”“温州朔门古港”等沉船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和相关研究,启动“海洋出水陶瓷文物脱盐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保护修复、武王墩出土文物现场保护与科技考古等重大项目。

夯实事业发展根基,切实提高考古科研水平。编写出版《水下考古学概论》教材和《水下考古》等重要译著,加快构建中国水下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开展陶瓷考古、港口考古、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史等相关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推进水下考古机器人、水下考古探测、深海考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设备研发与应用;深化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化学术课题,逐步拓展中心在国际考古学领域的影响力。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农业起源、丝绸之路考古等凝练重大科研课题,对一批重要考古遗址开展综合性考古研究;进一步开展考古勘探政策管理、项目检查验收等基本建设考古工作中较为关键的制度性问题的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推进科技与考古的深度融合;建立出水文物保护理论和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出水文物保护和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向成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探索体制机制优化,持续加强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积极推进北海基地二期(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建设,建成湖南、厦门、温州、苏州等考古基地和工作站。联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创建考古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深海所等单位共同推进水下考古装备技术研发。建成包括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在内的考古工作信息数据平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中心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考古工作会精神,坚持科研机构发展方向,着力建成考古研究的国家队、水下考古的主力军、重大项目的专业平台和行业发展的高端智库,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考古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