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水下考古

首页> 考古工作 > 水下考古

2019年度渔山列岛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完成

来源:          2019-9-17 18:56:29

渔山列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半岛东南、猫头洋东北、三门湾以东,隶属于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距石浦镇铜瓦门山26海里。同时,列岛位居我国沿海线中段,上接舟山中街山列岛,下连台州列岛,远离大陆,周遭数十海里未见其他岛礁,是我国领海基点所在地。列岛由13岛41礁组成,分布在南北长约7.5 km、东西宽约4.5 km的海域中,以北渔山、南渔山为主岛。

渔山列岛位居我国沿海线中段,扼守远洋航线重要站点,航路辐射东亚乃至东南亚等广阔区域。古往今来,在渔业捕捞、岛礁开发的生产建设中,航路开辟、船运商贸的海上航行中,以及抗倭击寇、缉盗剿匪的激烈海战中,渔山列岛地面、地下及其海底散落、埋藏着大量、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它们海洋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多样,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而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

 

1909171528598249986.png

渔山列岛位置示意图

   2018年4月至7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了宁波象山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考古调查项目,来自天南海北的20余名水下考古队员参与了项目。

  项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北渔山岛海域及周边线索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开展调查,并对渔山列岛下辖的13岛41礁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其中海域调查面积约24平方公里,陆域调查面积约2平方公里,调查对象不仅包括淹没于海底的水下文化遗产,还包括与海底的水下文化遗产有着天然联系的位于岛礁之上、埋藏于地下的各类海洋文化遗产。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水陆考古并行、调查与保护并举、研究与管理并重。强调“多学科介入”“多团队合作”理念,充分发挥了传统水陆考古调查方法的优势,并积极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物理探测等多种现代科技方法,从空中、地表、地下、水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渔山列岛海域的水陆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综合调查。

本年度的渔山列岛海域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考古调查,使用无人机完成了渔山列岛所有岛礁的航空摄影,对重要岛礁及岛礁上的遗迹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委托公司开发了宁波象山渔山列岛海域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将三维建模信息录入系统,实现渔山列岛调查区域的水陆文物资源时空关系的可视化展示。


1909171529000119198.png

五虎礁、北渔山岛、大小白礁成像 

1909171529002306826.png

多波束探测图像

 

  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北渔山岛所有岛礁地面文物的考古调查,在多个岛礁发现有人工遗存。包括碑刻、碉堡、瞭望台、房址、水井、隧道、蓄水塔、防空洞、水源地、营房、码头、海堤、灯塔、墓葬、庙宇。并采集了陶、瓷、石质文物标本。同时完成了北渔山岛及周边线索海域24平方公里的探测调查,使用的探测设备有旁侧声呐、多波束测深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共计发现探测疑点68处。

  按照项目方案拟定的总技术路线与潜水探摸作业流程,合理安排潜水计划,30米水深以浅的疑点使用高氧潜水,超过35米水深的疑点使用减压潜水,对68处探测疑点进行了潜水探摸,累积潜水211次,潜水时长共计7419分钟。确认41处为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遗存,其中包括10处沉船遗存,采集出水铁、木质文物标本10余件,这些水下文化遗存中绝大部分的年代皆为现代,仅有2处水下遗存发现有极少量的清代中晚期青花瓷器残片。


1909171529004023560.png

水下调查

 

1909171529006055052.png

水下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