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首页> > 文物保护

“南海I号”沉船考古发掘与保护

来源:          2014-5-1 18:59:46

    “南海I号”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标志之一,它的发现与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密切相关。1987年8月,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南海川山群岛附近搜寻一艘外国沉船时,意外地发现的一条古代沉船,船货主要以瓷器为主,经鉴定年代为宋元时期。
 

      1989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中日联合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由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中)担任会长,日本考古学会会长江上波夫(左)担任副会长。1989年11月,组成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为队长,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所长田边昭三为副队长的“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对沉船遗址进行了综合性的实地调查,并将该沉船遗址命名为“南海I号”。其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日合作中断。


 

20141013125951_8245.jpg

图1 中日联合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


 

      2000年以后,“南海I号”水下考古工作得到香港“中国水下考古探索研究会”的赞助和国家财政的支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抽调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南海I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分别于2002年3—5月、6—7月,2003年4—6月,2004年4—6月进行了4次大规模水下探摸和局部试掘工作,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沉船的规模、堆积情况、保存状况和文物分布情况。判明船货分别来自我国宋代南方地区著名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系、龙泉青瓷系和福建地区与外销瓷密切相关的诸多窑口,此外还包含有金器、银器、锡器、铁器、铜钱、漆器、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丰富品种,为下一步编制发掘、打捞和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经过近20年的前期科研工作,最终确定了“整体发掘,异地保护”的发掘方案,决定将“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并移至“水晶宫”保存。2007年12月,“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其后,于2009年度、2011年度,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南海Ⅰ号”进行了两次试发掘工作,为全面发掘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20141013130051_9660.jpg

图二 沉船遗址位置


 

20141013130120_7273.jpg

图三 水下文物


 

20141013130159_3894.jpg

图四 整体打捞成功


 

      2014年3月开始,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实施的“南海Ⅰ号”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参加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还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及多家单位,发掘工作得到了海上丝绸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从所掌握的沉箱整体文化堆积现状、性质和成因,结合先前的试掘工作来看,各方大致都有黄沙层(或扰动严重的沙土层)、黄褐色海泥层(大致在2001年后形成,土质较纯较硬实,包含物较少)、青灰色海泥层(遗物较多,接近沉船表面的淤泥层)三个文化层。“南海Ⅰ号”船体上表面覆盖的淤泥地层关系相对简单但仍含有大量文物信息。现发掘深度100—180厘米,发掘清理土方共计400多立方米(约800吨)以及移除部分凝结物。出土小件器物瓷器标本623件,漆木器11件、铜钱95组(5000余枚),金器107件、残损标本2100多件,少量动植物残骸,并按计划进行了泥土采样、浮选。值得注意的是,在器物品种上除具有相当数量的瓷器外,金属制品、钱币、漆器以及金器、银铤等贵金属的大量存在对判断沉船的背景与性质的影响。


 


20141013130302_5592.jpg

图五 遗址正射影像


20141013130329_1233.jpg

图六 遗址平面图(船舷、隔舱)


 

      目前,船舯部两侧船舷经过清理,船艏部位于沉箱南侧(大海方向),已经显示出我国古船特有的多重鱼鳞搭接的结构,艏部上翘起弧,基本保留至水线甲板,推测船体保留的垂线高度(型深)具有一定的尺度;已发现揭露的最大船宽约9.55米,船长21.58米(残长),已发现的船体隔舱板12道,各舱的跨度在1.2—1.8米之间,船载货物品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除舱内货物外,部分货物应是甲板货。在器物品种上除瓷器外,金属制品、钱币、漆器等都具有相当的数量;沉船的艉部收到严重破坏(1987年打捞),外露的凝结物及瓷器碎片均是当时抓斗破坏后推入海中的遗存;历年来渔民生产作业中的拖网反复拖挂,也造成网具和遗址形成叠压,对水下文物具有相当的破坏性;遗址存有大量凝结物分布,上在船体外侧均有散落的船货存在。


20141013130412_3798.jpg

图七 发掘现场


      本次考古发掘中为尽量减发掘过程中对沉船遗址的外来影响,随着发掘水平面的变化考古队通过对水晶宫内的水位进行控制,做到发掘环境的可控,满足湿度、温度对保护工作的需要。清理完沉船上表层沙土,揭示船体轮廓线后,采取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防霉、防菌,雾化喷淋保护遗址环境),考古发掘工作在下一阶段会进入船体内部的文物发掘。

      出水文物保护是“南海I号”工作极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掘正式开展的先决条件。木质沉船、有机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现场保护的措施、材料的选择、文物的辨识等都极具挑战性,根据实际需要,考古队完成了脱盐池、临时库房及多材质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随着“南海I号”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渐深入,考古与保护人员共同开展现场的即时保护,按照既定考古发掘和出水文物保护方案、预案系统进行工作。
      现场保护、现场处理是南海一号发掘工作坚持的原则,鉴于“南海I号”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中我们会以开放的态度,尽力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采取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态度,注重融合社会,和观众做到互动交流,使文物工作实现回馈大众与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