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门户网站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首页> > 文物保护

世界遗产中的水下文化遗产

来源:          2014-4-16 18:30:13

水下公约与世界遗产


      公众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关注起始甚晚。《2001年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部针对水下遗产的完整法律文书。公约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世界人民对水下文化遗产开始有了逐渐深刻的认识。


 

      公约规定了对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的全面保护。这一定义涵盖了器物和遗址,但并未提及文化意义的深浅程度。因此,水下文化遗产也完全能够具有“普世价值”,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1972年公约》)规定的世界遗产之必要条件。


 

《1972年公约》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存的的保护融会贯通,在认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突出二者之间的平衡。世界遗产项目收录并保护具有突出文化或自然重要性的人类共同遗产。


 

从1980年开始,43处海洋遗产先后被UNESCO收录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应对海洋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考验,UNESCO还专门开展了针对性的保护项目。然而,这部分遗产仅限于自然遗产。


 

《2001年公约》的问世打破了这种格局,它与《1972年公约》完美兼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水下文化遗产可以申请提名或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2、现有世界遗产或海洋遗产的一部分可以是水下考古遗址。


 

近期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中,美国夏威夷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和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可以算作是水下考古遗址。还有两处在2001年之前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包括印度的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和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古城,因为部分位于水下,因此也可以算作含有水下文化遗产。


帕帕哈瑙莫夸基亚(美国)——2010年入世遗名录


 

20140416102311_5064.png

图1 保护区范围


 

帕帕哈瑙莫夸基亚(Papahānaumokuākea)由一群线性排列的低海拔小岛和环礁及其附近海域组成,位于夏威夷主群岛以西约250公里处,包括10个岛礁及其周围的水下珊瑚礁、浅滩和深海,跨度超过1931公里,占地面积达362073平方千米(超过全美国国家公园面积总和)。帕帕哈瑙莫夸基亚隶属于美国内务部渔业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保护区内有14000万只海鸟在此筑巢、觅食,是全球最大的热带海鸟群栖地。特有的植物包括太平洋棕榈树、科阿金合欢、银剑菊等。该保护区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美国首个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美国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之一。


 

20140416102356_8600.jpg

图2 保护区海中鱼群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瑞士)——2011年入世遗名录


20140416102440_8665.jpg

图3 沙兰湖边的木桩以及新石器时代建筑

(图片来自P. Pétrequin, Centre de la Recherches Archeologique de la Vallée de l’Ain)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Prehistoric Pile dwellings around the Alps)包括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内、外的湖边、河岸及湿地边的111处(其中的56处位于瑞士)史前木桩建筑(又称干栏建筑)遗迹。这些小型定居点建于约公元前5000年至500年。对部分遗址的考古挖掘,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社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的证据。这是一组保存极其完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定居点考古遗址,是研究这一地区早期农业社会的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印度)——1984年入世遗名录


 

20140416102612_9358.jpg

图4 古迹群中的雕刻石壁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Groups of monuments in Mahabalipuram)是7世纪至8世纪期间,帕那瓦国王们沿着科罗曼德尔海岸开辟岩石而建的。其中特别著名的有:拉特(战车形式的庙宇)、曼荼罗(岩洞寺庙)、名为“恒河的起源”的巨大露天浮雕以及里瓦治寺院(寺内有数以千计的关于湿婆神的雕像)。


 

20140416103110_3348.jpg

图5 海滨神庙


 

海滨神庙建于帕拉瓦王朝拉加辛哈二世时代(公元680-720年),是以红色砂岩堆砌而成,原有七座,随着帕拉瓦王朝的衰落,寺庙群也面临毁灭,许多寺庙被孟加拉湾汹涌的波涛吞噬。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有牡牛像包围的这座神庙,其他6座仍被埋没在水底。


 

奇琴伊察古城(墨西哥)——1988年入世遗名录


 

20140416102742_2349.jpg

图6 库库尔坎金字塔


 

奇琴伊察古城(Pre-Hispanic City of Chichen-Itza)遗址是墨西哥古代宗教遗址,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梅里达城东部120公里处。半岛属石灰岩层地带,没有河流湖泊,但有许多因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天然地下水池或水井。玛雅人的伊察部落能在该处定居建城,靠的就是这些地下水池供水。“奇琴伊察”在玛雅语中即为“伊察人的井口”之意,城市因此而得名。


古城初建于5 世纪,后随着玛雅帝国的衰亡而被遗弃。公元10 世纪末,古城又曾一度兴旺。古城是以天象确立方位,布局严密、结构合理,主要建筑多围绕方形天然水井或位于通向水源道路的两侧。古城南北长3 公里,东西宽2 公里。遗址中最主要的建筑物有城堡金字塔、虎庙、厅殿、球场、石柱、圣井、尼庵等等,还有一些圆形建筑,所有建筑都以雄伟壮观的风格以及建筑内外精美的雕刻装饰而引人注目。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建于公元435年,11世纪至13世纪城市发展达到顶峰。城内有玛雅文化中期和后期建筑物数百座,198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玛雅人在数学、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绘画、雕刻等方面都有高超的建树,还培育出了玉米、甘薯、辣椒等许多农作物,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奇琴伊察地处热带,每年3月至9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3月春分,出现雨蛇神“自天而降”的奇景,古马雅人认为它带来了雨水,便着手耕耘;9月秋分,雨蛇神“升天而去”,意味着旱季开始,此时古马雅人载歌载舞,以示庆祝。金字塔方位为南偏西17度,春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太阳自正西下落,故奇景出现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马雅人精密的天文计算与精湛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古代马雅文化的灿烂成就。


 

20140416102820_3971.jpg

图7 用于祭祀的石灰岩天然井


 

古城内石灰岩形成的洞窟与水潭有很多,被称为天然井(Cenote),印第安人认为天然井是神圣的地方,甚至雨水都来源于此。因此,每当干旱时节,印第安人就聚集在天然井旁举行祭祀仪式,把金银首饰等贵重的器物,以及人牲的尸骨投入天然井中。上图所示的圣井在奇琴伊察就扮演这样的角色,从这个直径60米,水面到洞顶深27米的大号岩洞中,曾打捞出大量祭祀物品和人骨。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http://whc.unesco.org/en/list/1326
http://whc.unesco.org/en/list/1363
http://whc.unesco.org/en/list/249
http://whc.unesco.org/en/list/483/
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官网:http://www.papahanaumokuakea.gov/